世代交替的愛情越界




剛看完一部BL網劇《越界》,挺喜歡,好入口、又順口。
好入口,是因為BL的題材,越來越受歡迎,《越界》是發生在高中排球社的故事,主角配角的顏質都不差,青春陽光,賞心悅目。
很順口,是因為每集的長度,大約二十分鐘上下,很好「追」,全劇八集一次看完不用三小時,比看完一部《全面啟動》還快。重點是,演員們的演技都很生動,不會令人難以下嚥。

盧彥澤演的排球隊經理「子軒」,角色設定很迷人,內斂、沉穩。當年他因為外型很像「都敏俊」金秀賢踏入演藝圈,原以為熱潮過後,人會跟著消失,這次因為看了《越界》、google他的資料,才發現他已經演了好幾檔本土劇跟偶像劇;他在《越界》中「聲音非常好聽」是給我最大的印象。有趣的是,同樣是BL劇,他在《深藍與月光》中卻是罵蘇海青「死娘砲」的那個游泳教練。
盧彥澤的角色沉穩內斂


范少勳演菜鳥學弟「夏宇豪」,叛逆、熱情,和盧彥澤的角色是強烈對比。對我來說他很新,但不少人因為這部戲被他圈粉,濃眉大眼、身材健壯,標準的可口鮮肉來著。
陽光可愛的范少勳飾演菜鳥學弟


我最喜歡《越界》之處,在於這齣劇,成功地讓愛越過了性別與傳統價值的界。這幾年看的幾部同志劇集,不論是《上癮》、《深藍》、《紅色氣球》,共同點是同性之間的感情,仍被傳統社會的價值觀牽絆著,劇情中永遠有人反對、主角永遠必須要承受世俗的眼光或壓力。


但《越界》不同,從頭到尾沒有將主角的感情貼上任何標籤,故事背景設定在陽剛得要命的排球社,一個男生喜歡另一個男生,卻像男生愛上女生一樣自然;告白者沒有畏懼、旁觀者沒有嘲弄,只有子軒在面對夏宇豪的告白,觸電之餘有些許的猶豫和掙扎。

劇中還有對「兄弟CP」,在無血緣兄弟的關係上,加入了愛情的矛盾,我相信是刻意的設計,更呼應了「越界」的主題。雖然在排球場上,球員攻守之間不能越界,越了界就要失分,但感情上若要得分,有時候就要勇敢越界,越過性別的界、越過學長學弟的界、越過別人眼光的界、越過自己內心的界,那個,你就能無視那張隔在兩人之間的網,給對方深深一吻。
因為父母再婚成為兄弟的CP

不知道大家第一次看到的同志電影或劇集是哪部?我的答案是《孽子》,可不是范植偉、馬志翔、楊祐寧的《孽子》喔,是虞戡平導演,孫越演媽媽桑,男主角分別是邵昕和姜厚任的《孽子》,也是邵昕的處男作,那時的他,帥到不要不要,和後來上通告的形象完全不同。
孫越(左)從《搭錯車》後演了多部虞戡平導演的作品,《孽子》中的gay絕對是一大挑戰。

當年的邵昕,是不是很帥

這在當時的電檢尺度,算是超級禁忌了吧


這部片在1986年上映,是台灣第一部同志電影,當時還是戒嚴年代,同志話題無疑是個禁忌,電影中有個畫面令我印象深刻,就是孫越用毛巾裹著剛洗好的頭、臉上塗著面膜,嗲里嗲氣地去應門,那個時候,這樣的舉止,就已經和同志畫上等號了。

30年過去,不論是影視作品或真實社會,對同志的接受度越來越高,希望有朝一日那條無形的界,終有被消彌的一天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十年打造娛樂先生:蕭敬騰

李孝利與韋汝

不一樣的孫叔叔